博客

MyStonks:合规驱动的 RWA 交易平台,美股上链、12.5 亿交易量背后的 TradFi 与 DeFi 融合之路

MyStonks(https://mystonks.org) 是一款专注于 RWA 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主要提供将美国股票等传统资产上链,并通过加密方式交易的服务。平台的目标是打通传统金融(TradFi)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之间的融合桥梁。

Frax Finance:多链 DeFi 协议解析,从混合算法稳定币到全生态布局

Frax Finance (https://frax.finance/) 是一个多链、多资产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其核心目标是为加密货币世界提供可扩展、去中心化和部分算法化的稳定币。它以其独特的“混合算法化”设计而闻名,旨在结合算法稳定币的高资本效率和抵押品稳定币的安全性。

Boundless 协议:RISC Zero 推出的无限扩展的 ZK 证明网络

RISC Zero (https://beboundless.xyz/) 是一家在**零知识证明(ZK Proof)**领域深具影响力的公司,由 Brian Retford、Filippo Valsorda 和 Ryan Lauer 共同创立。公司致力于开发基于 RISC-V 架构的通用 ZK 证明系统,以实现可扩展的、链下计算验证。2023 年 11 月,RISC Zero 推出了其核心产品——zkVM(Zero-Knowledge Virtual Machine),这是一种允许开发者在任何编程语言中生成 ZK 证明的工具。

远古巨鲸抛 BTC 囤 ETH

2025 年 8 月 25 日,加密圈炸出个大瓜 —— 一位藏得比比特币创世代码还深的 “远古巨鲸”,突然甩出近 2 万枚 BTC(约 22.2 亿美元),反手换了 45 万枚 ETH,还立马把超 11 亿美元砸进以太坊 PoS 质押池。这哪是普通 “止盈离场”?分明是老玩家把 “存钱罐” 里的钱,挪去了 “会下蛋的鸡窝”,玩的是从 “躺着等涨价” 到 “坐着收收益” 的战略大转移。

2025 9-12月 前方颠簸,请系好安全带

2025 年的市场,就像刚出市区就遇上施工的国道 —— 导航说 “前方畅通”,路边却插着 “小心坑洼” 的牌子,各种说法打架不说,还时不时给你整个急刹,没点心理准备真能被晃得晕车。咱先聊聊最火的比特币,这货最近正陷入 “选择困难症”:一边是老传统 “九月必蔫”,往年这时候要么多头被按在地上摩擦,要么价格跟坐滑梯似的往下溜;另一边又揣着 “减半后必涨” 的剧本,毕竟过去但凡到了减半年份,三季度基本都是 “一路小涨” 的画风。

Arch Network:实现“无桥接”的比特币原生可编程性

Arch Network (https://www.arch.network/) 是一个致力于在比特币原生层面上实现可编程性和去中心化应用的平台。简单来说,它旨在将以太坊等公链上的智能合约和 DeFi (去中心化金融) 功能带到比特币网络,但又不同于传统的 Layer 2 解决方案,其核心理念是实现“无桥接”(bridgeless)的比特币可编程性。

Almanak:一家链上量化金融的DeFi公司

Almanak(https://almanak.co/)是一家专注于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的创新型加密公司,以「链上量化金融」为核心定位,切入无代码量化策略开发,提供从策略编写(Python)、部署、执行、权限管理到金库化(Vault)的全栈工具链,是目前少数以量化交易为核心的代表案例。其愿景是将传统金融中的普惠金融理念延伸至 DeFi,使普通用户也能借助 AI 智能体在无代码环境中开发并执行量化策略。其产品架构以「策略逻辑 → 执行引擎 → 安全保障 → 资产化与扩展」为主线,涵盖四大模块:Strategies(策略开发)、Deployments(执行引擎)、Wallets(非托管安全架构)和 Vaults(代币化金库)。其核心愿景是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为用户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的金融策略构建和部署服务。该项目旨在降低普通投资者参与复杂DeFi策略的门槛,并为专业投资者提供更高效的工具。

xTokens:一种创新的收益生息(yield-bearing)代币

Liminal(https://www.liminalcustody.com/) 与 Hyperliquid 合作推出的 xTokens(包括 xHYPE、xBTC 和 xETH),是加密货币领域一种创新的收益生息(yield-bearing)代币。它们代表了用户存入的底层资产(如比特币、以太坊)以及这些资产在 Hyperliquid 协议上产生的收益。简单来说,xTokens 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对于其底层资产而不断增长。

隐私即未来——区块链投资人的一针见血评论

近年来,围绕区块链隐私的讨论愈演愈烈,而a16z crypto的这篇《区块链隐私的六大迷思》(https://a16zcrypto.com/posts/article/6-myths-privacy-blockchains/)可谓击中要害。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投资人,我看完后最大的感受是:隐私技术已不再是边角料,而是未来价值捕获的核心基建。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不仅是在科普,更是在为下一轮产业浪潮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