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何种“网络”,如何“文学”?

友人命我笔谈对网络文学的看法, 但我的眼已多年没瞥向电脑了。

我从没觉得不上网便会沦为一个跟不上时代的人。我接触过许许多多沉湎于网络的人,给我的印象是他们知道得越多,他们头脑的独立思想能力反而越退化。思想是需要脑空间的。人的脑空间都是有限的。正如一个整天吞食垃圾食品的人不可能不生胃病。仅胃病那还是幸运的。

我这么好脾气从不愿对青年恼火的人,竟也偶尔不给他们好脸色了。原因是——我接受采访纯粹是出于对青年记者的工作的支持和工作压力的体恤。我真的心疼他们。但当他们向我发问时,我的好脾气顿时会变得不好了——那些问题几乎全是他们从网上信手拈来的。在他们之前,我已被记者问过多遍了,也回答过多遍了。我不认为提出新一点儿、深一点儿的问题的采访对我有什么重要性,但对年轻的采访者来说很重要,那是不言而喻的。

他们的大脑仿佛被网络之网罩住了,好比枝上的青果被网套扎住了。对于那样的青果,网套多大,它便只能长到多大。它的果皮上以后将永远印着网套的罩痕。从网上知道了新事物和自己的头脑中产生了新思想是根本不同的两件事。别人的知识和思想即使公开在公共空间了,终归还是别人的。而自己的只知一味接受的头脑,已经不太容易再成为具有生产能力的头脑了。

具体说到网络文学,我认为,对执着于文学创作的青年们,网络肯定是功不可没的。倘无网络这一平台,他们创作激情的释放,显然不会像现在这样受到关注。我认为连小学生都应视自己的每一篇作文为作品。没有这种意识,作文近乎是强加之事。而有了这种意识,作文的过程便是创作的过程了。不应对小学生作文要求有大人们所谓的“思想意义”,他们的创作愉快便是意义。但对于初中生作文,一定要开始“意义”的启发。而对于高中生作文,“意义”之有无,当作为评价的重要方面。

目前中国的网络文学,在所谓技巧、文字、想象力方面,其实都并不多么辜负“文学”二字。就我个人而言,不喜欢炫技巧的文学。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那点儿技巧,从来不是评判文学作品的第一标准。炫技巧本末倒置。现在“80后”“90后”的文字感觉,比我们这一代人是文学青年的时候好得多,他们的想象力远在同龄时的我们之上。

他们的作品所缺的,也许是文学作品理应重视的“意义”。他们认为想象力、技巧、文字才是文学作品纯粹的意义,最不以为然的是思想、情怀、价值观这些文学元素,甚至反感接受这些要求,尤其反感对思想意义和价值观的审视。为什么会这样呢?或许因他们从小学到高中的作文写作,经常被自以为是的成人们认为的思想意义和价值观主张所折磨。而且,他们那时就看到过,成年人自己并不信的,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

但我还是要强调——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怀、价值观取向确乎更是其品质的证明。谁也不可能永远是青年。每一个文学青年终究,甚至可以说不经意间就会成为中年创作者、老年创作者。中老年作者还一味地炫技巧和文字的话,读者是不会接受的,大多数有阅读品位的青年也不会。想象力、技巧、文字水平皆是文学之思想价值和意义的体现——当想象的翅膀托起思想,技巧提升情怀,个性化的文字表达出直抵读者心灵的人生或社会思想,那则好上加好。为什么不呢?

当然,这里所言是网络文学,不是泛滥的网上文字。至于有人只想通过网络写作暴得大名,只为商业目的,我也能理解。但赚钱之后想回到有秉持的文学时,不妨考虑一下,文学也该有的思想、情怀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