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的文学试验:作家能否“培养”

“我很高兴,北大终于加入到我们的行列里了。”看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招收2014年创意写作硕士研究生的新闻报道,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梁永安说。此前,作为始创者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很孤单。

从1972年设立文艺创作本科专业开始,复旦一直对文学教育情有独钟,2009年,复旦在全国率先设立创意写作硕士(MFA),准备成批培养学院派作家。

过去几十年里,中文系的写作教研一直不被重视,没有名分,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把文学创作作为大学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以培养优秀创作人才为己任。“中文系不单培养学者和报刊编辑,也可以培养作家。”

一波三折“作家班”

以短篇小说《伤痕》成名的作家卢新华1977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成为“文革”结束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当时,他和同学陈思和、梁永安等人一样,报的是复旦招生简章上的中文系文学创作专业。这个专业创办于1972年,面向社会招生,前后招了4届工农兵大学生,包括后来成为“知青文学”代表作家的梁晓声。但当他们进入复旦后才发现,自己报的专业已经取消,原有的创作专业和评论专业改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心想当作家的卢新华很失望,却没有停止小说阅读和创作,正是在复旦读书期间,他写出了后来获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伤痕》。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复旦中文系都以经史子集教育见长,“那时,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这两门学科都低人一等,文学写作的地位就更低。”陈思和回忆说。

现当代文学的地位提高是从1985年的“重写文学史”讨论开始的。当时,北京大学的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文,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将当时存在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这样的研究格局加以“打通”,从整体上加以把握。这篇文章的刊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引发了陈思和、王晓明等一批中青年学者的回应。

现当代文学研究学科的地位由此提高,恢复文学创作的机会也来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文系纷纷创办作家班,开创培养作家模式。一直在复旦闷头教书写小说的梁永安,也想把这个模式搬到复旦大学。但历经波折,发文凭的作家班还是没能批下来,复旦低调地办了三届两年制作家班,一届一年制作家班:不发文凭,只发结业证。“这些同学里头,出了不少人,如今最有名的是写《饥饿的女儿》的虹影和写《寻枪》《理发师》的凡一平。”

王安忆带硕士

1994年9月,王安忆应邀来复旦中文系开了一门《小说研究课程》,讲授她对《悲惨世界》等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的心得。复旦中文系给王安忆办了一个仪式。当时的中文系主任陈允吉郑重地把“小说研究课程专任教授”的聘书交给了王安忆。那个学期,王安忆每周来一次复旦,给学生们上课。“当时王安忆来复旦讲课,引起系里很多老师的反对,觉得作家可以来大学开讲座,但开一门正式的课则不行。但是王安忆这门课上得非常棒,不仅选修者很多,而且课堂讲义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后也大受欢迎。”陈思和回忆。

2004年2月,王安忆正式调到复旦。和许多作家的兼职、挂职不同,王安忆的编制正式调到了复旦大学,担任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方向的二级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她的到来,受到了复旦文学青年的欢迎。

当时的复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有了新想法:有没有可能在国内大学率先建设一个文学写作的专业硕士点?后来,这个任务交给了一直在坚持写小说的梁永安。梁永安花了两年时间,做了大量工作,最终推动复旦“文学写作硕士”专业顺利备案,大学多了一个崭新的学科。2007年,复旦“文学写作硕士”对外招生3名,王安忆、梁永安、王宏图、龚静、李祥年5位有创作背景的教师成为该硕士点的导师,“复旦培养作家”一时成为社会热点。

对自己招收的“文学写作硕士”,王安忆非常慎重。当时,报考复旦文学写作硕士的考生多达500人,其中不乏实力不俗的知名中青年作家,但大多数人在外语和政治考试中落马。通过考试的学生,不是缺乏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就是对中国文学史不了解。王安忆最终选择了放弃。直到第二年,才从复旦大学本科报送的研究生里,挑选了莆跃辉。此前,他写了不少小说,且已有作品发表。

“王老师第一次见面就对我说:‘你不要想着我帮你发表文章。’”莆跃辉回忆,“王老师的阅读量大得惊人,给我推荐过不少小说书单,我读了以后做笔记,再上课讨论。在王老师带的写作课上,我只被王老师表扬过一次,剩下的几乎都是被批评。这样的学习过程,让我知道该怎样当一名好作家。”

“作家能否靠学校培养出来”这个话题,一直是各方争论的焦点。对此,专注于写作教学的王安忆回应说:“文学它确实是需要天赋的,天赋很重要,可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条件,但是天赋是不能教的。另外一部分则由你的生活经验来决定。应该说,文学还是有一部分可以教的东西,这部分就是技术性的东西。比方说,小说的虚构能力,框架和结构,包括语言,那么我至少可以让学生知道,什么语言是好的语言,什么语言是垃圾语言。这种东西我觉得还是可以培养的。”

国内第一个“MFA”

王安忆之后,复旦还聘请王蒙、贾平凹、余华、叶兆言、严歌苓等海内外著名作家为中文系兼职教授,来复旦讲课,还邀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意写作”创始人舒尔茨,开设“西方文学创意写作”课程。舒尔茨向复旦推荐了哥伦比亚大学培养模式:文学写作专业硕士(MFA)。在西方国家,MFA这类专业硕士大学都有,中国作家白先勇、严歌苓、哈金均获得了MFA学位。但中国大陆没有这个专业。

复旦大学申请开办MFA的过程并不顺利,这个专业太年轻,受到颇多质疑。直到2009年,复旦才借到“东风”——教育部大力推行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减少科学型硕士、博士研究生。国家学位办最终同意复旦开办两年制“创意写作MFA”。这回,陈思和终于满意了。“之前的文学写作硕士属于‘科学硕士’,要学理论,毕业要写论文;而‘创意写作硕士’属于专业硕士,不管小说、散文、传记,毕业主要以文学作品的质量作为评判依据,这才是我们想要的。”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