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庄子的不生不死境界的修养工夫

许多六十岁以上的退休者都热爱庄学,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现在就悠然自得,当下就在天堂或极乐世界的感觉。庄学創于二千三百年前之战国时期,至今仍为大众所爱读的书本之一,理由很简单,因为庄学提供一个宁静的艺术人生景象,可以使伩徒用他们的“与宇宙为一”的心态去欣赏大自然的真与诚,这也是庄学中第一篇逍遥遊与第二篇齐物论的共同主旨。逍遥遊也可以今日术语解释为今生就在天堂或极乐世界,或者今生就与造物者为友同遊此宇宙。而齐物论的主旨就是将自己的心灵扩展到与宇宙合一时,就可以了解宇宙的“天地与我並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唯一真理。其实,逍遥遊与齐物论可谓是互为表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简单地说就是当心灵扩大与宇宙为一时,就可以使自己生活在一个宁静而有艺术感的生命中,而且假如要逍遙于此宇宙人间的话,必須要先齐一万物。

为了达到齐物或逍遙的目的,庄学各篇中、每篇都有一点修养功夫的讨论,但都只有一两句而已,初学者不易抓住要点、也不易了解全盤。譬如在养生主篇、庄子建议“沿督以为经”。在人间世篇中,庄子建议“唯道集虚。虚者、心斎也”。在德充符篇中,庄子建议“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貫”。好在大宗师篇中,庄子提出很详细的步骤与整套计划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他的整套计划包括外天下、外物与外生的三关,再经过一番修鍊后,然后可以达到朝徹、见独、无古今与不生不死的四悟境界。当我们能見独或悟道后,我们可以以处乱不驚或“撄宁”生存于此乱世。为了再阐述修养功夫,庄子建议一个有秩序的学道方法,並且在此篇最后,庄子又建议以“坐忘”为功夫。也就是说在求道之时,一方面求心灵的清静,一方面要用心去修读国学,如此慢慢进修,持之以恒,则可以恍然大悟有如看到早晨的阳光或到达“朝彻”的境界。大宗师篇在此段的原文如下:

〖大宗师篇原文〗吾猶守而告之,參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見独。見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之洛诵之孫,洛诵之孫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聶许,聶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於讴,於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參寥,參寥闻之疑始。……墮身体,黜聰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是谓坐忘。

初读此段者会觉得很难,有不知所云的感觉。幸好在今日大多的庄子读本中都有非常相似的解释,笔者仅在此择其中的精华而试图可以有助于使我们进入他的不生不死的境界。为了分析方便,有的学者将外天下、外物与外生併在一起称为三关。将朝彻、见独、无古今与不生不死合在一起称为四悟。又将“闻诸副墨之子一直到疑始”称为求道之方。在大宗师的末段,庄子又加入一个极为重要“坐忘”的修养方法。简而言之,要达到“三关与四悟”的境界,需要下列两項多下许多功夫:一、坐忘的功夫,二、正确的学习方法或求道之方。兹将它们分别解释于下:

A)外天下、外物与外生的三关:

外天下可以解释为忘掉天下的一切是非好坏美丑等人间的标準。外物可以解释为自己处于所有人间物质享受之外。外生也就是將生死置之于外。一般来说,大家都以坐忘与求道之方交互应用以过此三关,但笔者建议一个快速之小路:假如想像自己是一个外星人就可以很快地过此三关了,请参阅我的【庄学的啓示】中的博文〖进入庄学旳?径:想像自己是外星人〗。

B)朝彻、见独、无古今与不生不死的四悟:

在过了三关后,以坐忘与求道之方的修养方法充实自己的心性后,就可以渐渐进入这四悟的境界了。朝彻就是心中清明有如早晨的太阳一样明亮。見独就是悟見大道或了解大道,看見自己灵明的天性。无古今就是心中不分古代或今日。不生不死可以解释为虽在人间而心如在天堂,也是现在就在天堂而不在乎生或死了。笔者認为:无古今与不生不死等于逍遙遊的目标,能夠在人间处于“不生不死”的境界,夫復何求?

C)学习方法或求道之方:

庄子建议一个特殊的学习方法,就是要修读聖贤的古书,並且要熟读之,而熟读的目的是在修心,因此最后在不知不觉中同化于道。在熟读古书的同时,並以坐忘幫助修读,则更可以幫修心。他的求道之方一共九步骤,列之于下並用白话文解释:

  • 1、以聖賢所留的筆墨文字為典型,(相同于中庸的博学之,儒道佛,基督教,,伊斯兰教、其他宗教的经文、或太空科学的发展皆应研究)。[原文:闻诸副墨之子]
  • 2、先熟读朗诵之(同于中庸的審问之)。[原文:副墨之子闻之洛诵之孫]
  • 3、深入暸解明白之(同于中庸的慎思之)。[原文:洛诵之孫闻之瞻明]
  • 4、初步小有心得而默许其理(同于中庸的明辨之)。[原文:瞻明闻之聶许]
  • 5、繼續努力实行, (同于中庸的笃行之)[原文:聶许闻之需役]
  • 6、讴歌背诵之,(注:有些古文可用某些方言歌唱出来)。[原文:需役闻之於讴]
  • 7、玄理冥会于心(參悟玄理,抓住要点,记于心中。亦即孔子的一以貫之)。[原文:於讴闻之玄冥]
  • 8、參同廖化(不知不觉中同化于道。即庄子之履适忘履、得意而忘言)。[原文:玄冥闻之參寥]
  • 9、疑始。(道是如何开始?造物者又是谁造的呢?故对太空科学的新发现有兴趣)。[原文:參寥闻之疑始。]

总之、庄子的求道之方就是:博学之、審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歌诵之、一以貫之、得意而忘言、最后是疑始(就是既济后是未济,永远在学习)。

D)坐忘:

在大宗师篇中,庄子解释为:堕肢体,黜聰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坐忘也同于人间世的心斎,也同于今日佛教的静坐。现代科学仪器测验结果,就是透过静坐可以将腦波降低使人心趨于宁静。故坐忘的确是可以幫助得到四悟的,最终可达不生不死的境界。其实、无古今与不生不死就等于与造物者同遊。

E)总结

总之,庄子哲学就是指出一个新的道路(虽旧但对此花花世界而言是新的观念),这个新的道路建议我们现在就立身处境于天堂或就在极乐世界之中,我们须要努力朝此方向立志前进。难怪庄学是退休者的爱好,因为退休者对此世界一切事物都自动看淡,对于奢侈品可有可无,一切事物順其自然就好,不必强求。也就是在三关之中,已经輕易地过了外天下与外物的二关,只在外生一关应有新的認识与加强。其实以现在天文学家新的发现,此宇宙已有一百五十亿年的历史,而且只有二百五十亿年的生命。所以宇宙尚且有灭亡的一天,各人都有自己命中的生死安排,又何必将生死看得太重而放不开呢?请参阅我的博文【庄学的啓示】中的〖二、抛弃对死亡的恐惧感〗。而对年轻人或者们在工作者可以试以想像自己是一个外星人,如此也许可以轻易过此三关了,请参阅我的博文【庄学的啓示】中的〖庄学的速径-想像自己是一个外星人〗。

过了外天下外物外生的三关后,就可以用“坐忘”之守静入门与修读国学的“求道之方”为手段。求道之方包括博学、審问、慎思、明辨、笃行、歌诵、一以貫之、得意忘言、与疑始,也就是一方面求道,一面读书修学,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如此也许一面如此修养也可以一面享受此清静的生活,这可以说就是北宋理学家程明通(颢)所说的“万物静观皆自得”,也是一举两得的修养功夫,新的人生的确如在天国矣。如此可以在不知不觉就进入四悟中的“朝彻与見独”的意境了。至于“无古今与不生不死”之境,则顺其自然,不必强求。

儒道今留
討論儒道哲學與今日之新人道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