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区块链之前,我们首先来普及一个科学界流传已久的难题——“拜占庭将军”问题。
在古代,拜占庭帝国军队的将军们必须全体一致的协商才能决定是否攻击某一支敌军。可是,这些将军在地理上是分隔开来的,并且将军中存在叛徒。叛徒可以欺骗某些将军采取进攻行动,也可以促成一个不是所有将军都同意的决定,或者迷惑某些将军,使他们无法做出决定。如果叛徒达到了这些目的之一,则任何攻击行动的结果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只有完全达成一致的努力才能获得胜利。
“拜占庭将军”问题是一个两难问题,也是一个计算机协议问题,核心问题是物联网系统中任意节点都无法信任对方,这个问题直到区块链技术出现之后才得到完满地解决。
那么区块链究竟是什么,为何在今年以来受到了全球知名投行和金融机构的追捧?
对于民众来说,区块链的概念最先出现在比特币的相关论述中,区块链就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基础,而比特币则是区块链的最为出名的一个应用。严格来说,区块链是使用分布式集体运作的方法,实现一套可信任的、不易篡改的数据库技术方案,具有去中心化、信息透明等优点。
通俗的讲,区块链就是使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记录全网所有信息的“大账本”,其特性是每10分钟记录一次,而且能够做到不重复记录,全网公开透明。由于区块链数据库是不可摧毁的,所记录的每笔交易信息是与时间对应的,因此里面的信息是不易篡改的,也就解决了“拜占庭将军”问题创建共识、无需信任单个节点的“痛点”。同时,由于区块链技术可以做到每笔交易不重复记录,也就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
基于区块链具有以上特性,高盛、摩根大通、花旗、Visa等金融大鳄把巨额美金砸向区块链技术,而且得到了比尔盖茨和Google公司总裁埃里克施密特的高度评价。“蓝色巨人”IBM也认为,区块链技术是物联网时代的TCP/IP协议,将会成为解决传统物联网中数据存储、交互处理和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
对于传统互联网而言,当下的互联网展现为“中心—去中心—中心”结构,本质上是一个中心化的结构;而区块链却是一个“去中心—中心—去中心” 结构,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云网络,任一节点的损失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营。传统互联网在生命周期成本、收入方面等存在严重缺陷,因为每个设备需要单独作战,且需要经常人工维护,而区块链可以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降低运营成本。
在区块链之前,从来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实现数据永久存档,区块链技术再次解决了这个“痛点”。 区块链系统通过分数据库,使每个节点都获取完整的数据,除非同时获取超过整个系统51%的节点,否则针对单个节点的修改对于整个数据库是无效的。因此,区块链技术可以在互联网中实现数据永久存档,而且可以实现全网公开透明。
区块链既然有这么良好的特性,那么未来的应用和前景如何呢?
目前,互联网刚刚进入“大数据”时代,而区块链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去信任等良好特性,可以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实现跨国价值转移的强信任背书。
对于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而言,他们对于区块链更感兴趣的可能是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等方面因素。因为区块链技术无论应用于支付,还是应用于数据记录、监管等方面,都会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大宗商品交易、程序化交易、智能合同等方面。
在过去的两年里,关于区块链的探讨从1.0逐渐上升至2.0。其中1.0就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数字货币,而2.0则指的是以智能合约、去中心化证券交易为代表的其他应用。例如,目前“小蚁”系统正在试图使用区块链技术登记公司股份。
在未来,区块链无疑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在公证、征信、审计、清算、财务公开等领域,区块链技术会受到很高的重视。德勤认为,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不可更改性和永久性,又可以降低记账的成本,可以解决审计行业历年来需要满足监管部门和公众要求的难处。
对于支付和清算方面,由于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上的数据非常庞杂。而区块链具有带有时间戳、不重复记录等特性,可以大大提高实操中的效率。国际方面,Ripple和Earthport公司使用区块链技术,推出了分布式总账服务。而近期微软宣布将与Ripple合作,在其推出的区块链工具包中添加一个交易处理金融服务通道。
当下,传统互联网遭遇到了场景、APP、去中心化等冲击,逐渐步入以互联网社群、生态系统为代表的“后互联网时代”,而能够实现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等功能的区块链将成为“搅局者”。“蓝色巨人”IBM认为,区块链技术为物联网变革提供了一个“优雅的解决方法”,并且“可以拯救物联网的未来”。笔者认同IBM的观点,也认为“后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期盼区块链技术将对我们的生活做出全新的冲击和改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鸣金网官方立场,如需刊登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