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摊、伏-- 黄祯咏春基本手法泄密

 咏春拳贵精不贵多。

咏春拳的手法和套路确实比很多拳种都要少,但师傅往往对每一下手法的要求非常之高:尺寸、角度、用劲、变化、组合,都务必从生疏练到熟练,再练到随心而发。所以有人说,咏春拳易学难精。

咏春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不会把招式的组合通过套路里的固定设计来让练习者被动“记忆”,而是在不断的自由对练中让练习者自己主动“发现”,这种“主动记忆”更为深刻。笔者记得本门一前辈说过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咏春是一门概念拳”。意思就是说,咏春的核心是一系列原理和心法,学习者只要把握住核心,不违反咏春原理,完全可以把他惯用的手法组合,甚至其他门派的手法、招式融入到咏春当中去。

由此可见,对基本手法的全面掌握乃咏春拳的重中之重。本系列将会以连载的形式对咏春的几个基本手法,如膀手、摊手、伏手、子午捶、挂捶等,作一些讲解,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摊手

咏春的三大手法最为人熟知:膀、摊、伏。但练过咏春的人都知道,膀、摊、伏均不是直接进攻的手法,何以却成为众手法之首?笔者认为,膀、摊、伏都是攻防转换的手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咏春拳“后发先至”战术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摊手进行简单的剖析。

摊手的动作,是手肘推动掌与桥从中线向前摊出;在摊出的过程中,掌桥略带旋转;定式时,掌平,桥与后臂成三角形的钝角,肘部归中。摊手的动态有点像螺丝钉,利用钉上螺纹的旋转,使得劲力直中带横。摊手的静态形成一个几何力学最稳固的三角形间架,其支点在于肘底,摊手全凭肘底力。另外,摊手要将力直接指向对方的重心。

摊手一般用于“逼”(想象用螺丝刀拧螺丝钉入木,致密的木被螺丝钉挤开的场景)开对方进攻的桥手,面底桥转换或者反抓拿。摊手在离桥截击对方进攻桥手的时候,要掌握好时机。俞大猷《剑经》有一句被喻为千古奇秘的诀:“刚乘他力前,柔乘他力后”。摊手出招的时机就要做到这一点,即把握住对方的桥手未完全施展开来的时候。在这个旧力刚过,新力未生的间隙,摊手最容易取得一个比较纵深的位置,为反击的后着创造有利条件。与对方桥手相接,我桥位于彼桥之上为面桥;我桥位于彼桥之下为底桥。面桥势生,易变化,有利;底桥势死,难变化,不利。在近身粘黐的时候,当我为底桥,通过摊手可以转化为面桥,消解败势。摊手的掌心向上,后着进攻可以用抛腮手、扎打手、中掌、抱牌掌、扑翼掌等等;若再转掌变消解手亦可,例如扣擸手、剧手、猜手、拦手等等,攻防两便。摊手反抓拿,主要原理是变换对方的力角。一般抓拿都会用沉坠劲,摊手可以通过旋转将沉坠劲上提,前指,最终作用回对方的重心,使对方“食”回自己的蛮力;同时让对方的桥手和虎口感到别扭,也可以起到脱手的作用。

摊手有内门摊手和外门摊手之分,作用点有别,但其理大体相同。相传咏春有一位祖师叫“摊手五”,一招摊手闻名江湖,各位练习者不可小看这一下简单的动作哦!

膀手

膀手,顾名思义,是一个运用整条胳膊的手法。笔者在“摊手”一文中提到,虽然膀手是防守性手法,但却是攻防转换的重要手段之一。膀手在防守方面的作用非常出色,护卫了胸部和部分腹部的重要位置,而且膀手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间架,省力而且坚固。膀手被经常用于接手,特别是接一些快而重的攻击,或者用于下意识的自我防卫。很多锻炼咏春一定时间的人,在受到或疑似受到侵犯的时候,都会很自然的做出膀手的架势来“格挡”,可见膀手相当受到门人的青睐。

膀手的动作,首先是手肘推动掌与桥从中线向前摊出,然后肘部提起,掌桥随之旋转;定式时,大臂略与肩平,小臂斜于胸前,腕顶向内,距离心窝约两拳,五指前指,意灌肘、腕、指,肩窝锁定。膀手的动态,像一个快速转动的飞轮,利用边缘的圆周运动,将来力从其切线方向“掷”出去。膀手的静态是一个富弹性的三角形:肩、肘、腕是其三个顶点,桥手要有弹性,或者说是带点太极拳的“掤”劲。所以,用膀手防守时并不是“格挡”,而是利用旋转把对方的攻击手连“掷”带“掤”地化去,如果你出膀手时老是感觉与对方磕磕碰碰,那就是未领会到它的神韵了!
咏春有几句拳谚是关于膀手的,一是“膀不停留”,二是“逢膀必挂”。笔者之所以称之为拳谚而不是拳诀,是因为它比较通俗,能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但不准确。“膀不停留”是指出膀手后要迅速过渡,不能久停留于膀手的定式。其实咏春拳所有手都不能停留,每时每刻都应处于变化中(含机半变),不单单是膀手,只是因为膀手暴露的面积比较大,尤其容易被对手“借”力而已。“逢膀必挂”是指通常情况下,膀手可以转换成挂捶进行攻击,但是膀手又何止变挂捶一招呢?“必”字未免偏颇。

咏春拳中膀手的招法很多,根据与副手的组合来分:例如膀手配合护手,叫“逼膀”;膀手配合揆手,叫“揆膀”;膀手配合摊手,叫“半摊膀”。根据膀手的位置来分:高膀手、中膀手、低膀手、鸡翼膀;根据膀手的劲路来分:弹(抛)膀、倒膀;根据膀手与对手的相对位置来分:正膀手、错膀手。膀手的变化也非常丰富,除了挂捶外,还可以变底掌、中掌、摊手、吞桥、偷漏、扎打、肘法、擒拿、跌打等等。

伏手

前文说到,摊与膀均为攻防转换的重要手法,而与之并列为咏春大三手法之“伏手”,除了作为手法之外,还是一种劲法(姑且称之为“伏劲”)。劲成之后,伏劲则不止于伏手,而应贯穿于各种手法之中。

伏有二义,曰“蛰伏”,曰“制伏”。

咏春取象蛇鹤,其中伏手法蛇形,如蛇之蛰伏于枝上,蓄势待发。咏春拳诀云:“来留去送,甩手直冲。”伏手制敌之桥,如敌撤退,我伏手即可以变拳追入,是为“甩手直冲”的先伏后发。

另伏劲又为长劲,常用于控制擒拿。如碌手训练,始终有一手为伏手;如可用于擒拿的“白鹤沉湖”则含伏手手法,“制伏”之义易明。

伏手的动作,手肘推动掌从胁侧向中线斜前伸出、向下搭出,在伸出的过程中,前臂旋转,手掌从掌心向上转成斜向下。定式时,我前臂搭于敌臂之上,肘归中,手指指敌之咽喉。需要注意的是,我伏手须搭在敌臂的肘关节附近处,制其二重桥。因为如果搭敌前臂,易形成支点,敌趁机可起肘攻,可发挂捶,反变为被动。至于以前臂的旋转卸敌之来力,又与摊手、膀手同理,不再赘述。

伏劲是一种混合劲,有向下的沉坠劲,有前指的直劲,有里合的横劲。初学伏手,易用蛮力下压,倾身前迫,这都是错误的。伏劲应该是一种浑圆的矛盾劲,通过肩背发出,由肘传导,是一种含机半变的劲。敌在伏劲下,应该感到强大的压迫感,却又无机可乘,无力可借,方为上乘。若问如何练就伏劲,无他,从小念头中一摊三伏的“拜佛手”,和碌手对练中求!

咏春拳中与伏手配合的招法不多,只有伏手冲拳、伏手底掌、白鹤沉湖等几种。很多练习者感到困惑,实战中为何难见伏手的影子?殊不知,几乎所有桥面手的招式,均含有伏劲,如子午捶、中掌、扎打、标指、按手、破中手等等。“大象无形”——伏手,早就融化在咏春拳的基本间架中去了。

原文:黄祯咏春 http://www.wongjingwingchun.com/node/83

 想学的可访问原文网站报名。仅限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