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最初创建的原因应该基本是与狩猎生存、资源争夺、战争战斗、防身自卫等因素相关。从这个角度来讲,传统武术与中国其它传统文化有所区别的是:传统武术一定要有良好的实战能力和实战效果,也是“技击性”。否则要么被淘汰了,要么变成了其它形式,不再称为武术。
时代发展到现在,传统武术发展和生存的土壤已经不再肥沃,导致传统武术最本质特征之一的“技击性”或“实战性”逐渐退化。传统武术走到今天,可以说是进入到了低谷,这即令人扼腕长叹,又令人无可奈何。其实不仅仅是传统武术,中国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在面临着同样的退化,甚至消失的问题。
推荐一个记录片:《寻找手艺》。这个记录片背后的故事是:带着“为中国传统手艺做点什么”这个愿景,40多岁的张景卖掉了北漂近20年买的房子疯狂筹钱,投入一百多万干了3年,欠了一屁股账。请不起专业人员,买的设备都是二手的残次品。自己也没有钱做推广,一路磕磕碰碰终于出品了,却遭到近20家电视台拒绝。最终还是B站的运营人员主动联系帮忙把《寻找手艺》推上了首页,让世界各地的网友看到了那些快要失传的手工技艺。
更可叹的是,前些日子又看到了与这个纪录片相关的一个报道,其中收录的两个手艺老师傅去世了,手艺失传了!
传统武术一直在延续,一直在传承,很多人在默默地修炼、默默的传承。咏春拳这些年也一直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中,很多朋友在热心地传播、发扬它。尤其是在我们这个互联网、多媒体、自媒体时代,传播和发扬传统武术的渠道变得很宽广。抖音官方发布的《2019年抖音数据报告》显示:2019抖音播放量最高的国家级非遗TOP10中,咏春拳位列第二,京剧排名第一。这是件很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
咏春拳作为一种传统武术,一路走来,又将一路走下去,必然会以它最初的“技击性”和“实战性”本质作为出发点的,这样才能不忘初心,始终如一。那么,咏春拳的技击性如何呢?探讨一个拳法的技击性,从其思想理念、训练体系、战术技法、实战效果等方面研究应该是一种严谨、可行的方法。接下来,我讲讲我师门咏春拳这方面的内容吧。
关于思想理念,因为走进黄祯咏春拳系列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有所阐述,所以这里就不赘述了,只强调一点的是,练习咏春拳,如果不以实战为基本出发点,如果不以实战作为训练体系的核心点,那么是练不出来真正的咏春拳功夫的。当然啦,从发烧和爱好的角度讲,在爱好、学习、练习和交流中,也不必完全纠结这两点。
关于训练体系,我师门咏春拳从第一个单式就开始对练,尽量以接近实战的模式进行练习。个人感觉,这种练习方式对初学者来说要求是很高的,体能等方面的要求倒是其次,最关键的是要内心足够强大。简单来讲,就是别怕挨打。对练过程中没有任何护具,所以受些小伤是常有的事。尤其在初学阶段,练习者经常收不住手,等到了后期,技法运用和身体控制相对比较纯熟了,基本就不大会受伤了。我在练习咏春拳过程中曾经把别人抓伤过,也被别人抓伤过,脸也被打肿过。这么一路练下来,能不能打先不说,关键是适应了不怕打。咏春拳是近身搏击的拳法,近身过程和近身对抗时,如果无法消除恐惧感,那基本就没法实战了。
关于战术技法。我师门咏春拳讲究安全接手、快速近身、连环打击。接手和近身的过程是对抗中最危险的阶段,稍有不慎就会中招。之前讲过,咏春拳是基于以弱对强和以弱胜强的理念,所以我师门咏春拳擅走偏门,避其锋芒,迂回进攻。这样在对抗中就能够抢占主动权和控制权,而相应的技法也是服务于此战术和策略的。比如咏春拳中出镜频率最高的“日字中拳”,我们的打法是配合游龙步以四十五度角度打出,而这种打法和角度是在对抗中发展和总结出来的。要想从四十五度角度打出并击中,一定是走到了偏门。在偏门中,拳打出时对方阻碍最少,而且要害部位防护性最差。
关于实战效果。练习传统武术的朋友遇到志同道合者一般往往会交流一下各自所学,互相学习和互相进步。我的师兄弟们有过很多这样的交流经验,基本上很少有失手的。不是说我们练的多好,拳法多强,主要系统地走过了这样一个接近实战的训练体系,基本上解决了目前传统武术中存在的练用脱节的问题。
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咏春拳用于格斗的文章,摘录其中一点内容:
。。。。。。
咏春拳是唯一一个形成现代格斗体系并被西方国家广泛接受的中国传统武术,目前已经成为各国特工及特种部队必修的格斗技巧。尤其在中欧的德国、比利时、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她几乎被奉为国术。据统计,仅德国一地,民间专门研究传授咏春拳的武馆就数以千计,匈牙利更是以国家力量将咏春拳普及到了该国所有军队、警察之中。
近半个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特种部队开始教授根据咏春拳改进的格斗术。咏春拳的动作很适合全身装备负重的特种部队。因为咏春拳没有高腿动作,都是直腿,在负重情况下,高踢腿之类的高难度动作是不可能做到的,而直腿能更好地攻击敌人。
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中国特种部队引入咏春拳的训练。武警特种部队就有一套名为“十四手型”的拳术,这是一种咏春拳的改良简化版。十四手型的攻击动作是掌而不是拳头,主要是为了限制使用者的攻击力,可以在不伤人的情况下制止暴力,并且非常容易掌握。
。。。。。。
说一个我自己经历过的一个小故事吧。多年以前,在工作中认识一个从军队中退役的朋友,他精于擒拿术。听说我在练习咏春拳后,我们就欢快地聊起来。他给我演示了一个起手防护动作,我惊奇地发现,这跟咏春拳的膀手几乎如出一辙。然后他用擒拿术来拿我,我用咏春拳技法很容易就脱出了。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说法:解放初期在广州地区,因为咏春拳反擒拿手,曾经被列为禁拳。看来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
相信文章写道这里,各位朋友应该知道咏春拳的“技击性”和“实战性”如何了吧!可能有人会说,咏春拳这么厉害,那上擂台怎么都还被KO了呢?关于这个问题,网上有各种文章从技术、规则等各方面讨论过,我也不想花时间在这里讨论,但有一点想强调的是:上擂台必需的体能、抗击打、训练强度、实战经验,练习传统武术的人都准备好了吗?如果没有准备好,那就没有必要上擂台,咏春拳也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马焕庆,1971年出生于辽宁。1996年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留在北京从事IT工作,工作生活之余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武术。2006年至2009年期间,因公司业务发展外派到广州工作,有幸拜在黄祯咏春拳第二代传人罗兆棠师父门下,系统学习黄祯咏春拳。返回北京后,在自己修炼的同时,传授黄祯咏春拳给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