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基本面共识:机构布局与生态护城河支撑长期价值,警惕短期情绪波动

一、对市场情绪与 ETH 基本面的看法

Yuki(Fenbushi):

批评市场情绪随价格波动(半年前充斥 “ETH 已死” 论调,如今因价格上涨转为看涨),强调需关注基本面而非短期叙事。

指出 ETH 的核心定位是 “链上银行”,拥有最深的稳定币池、最多的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RWA),仍是机构构建加密项目的默认链;认为 MEME 币热潮属 “赌场式资金流动”,不可作为价值积累基础,稳定币、资本市场等领域仍以 ETH 为核心。

Arthur(DeFiance Capital):

认为 ETH 潮流已发生转变,尽管过去几年有波折,但基本面扎实(如 TVL、代币化网络主导地位);传统金融巨头的支持将推动 ETH 成为 DeFi 复兴的助力。

二、ETH 的核心优势与价值逻辑

Nick Tomaino(1confirmation):

列举 ETH 的隐藏优势:

    稀缺性高于比特币(BTC);

    在稳定币、RWA、NFT、DeFi、预测市场、游戏等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质押收益率达 2%,且散户和机构可通过 ETF 轻松参与;

    认为全球没有任何资产的供需动态优于 ETH。

Vance Spencer(Framework Ventures):

以假设性观点凸显 ETH 的重要性:若 ETH 消失,BTC 价值将立即升至 100-200 万美元,暗示 ETH 对加密生态的支柱作用。

三、投资与市场动态建议

Peter(1kx):

提示看多 ETH 者可布局能产生收益的 ETH 主网应用程序。

Chris Burniske(Placeholder):

从市场表现角度提及:比特币开启行情,ETH 已展现参与度,SOL(Solana)也呈现突破迹象,暗示多链生态的活跃度。

Joy Lou(Cycle Capital):

认为贝莱德等 “新庄” 推动 RWA 发展时,需让合规 ETF 的 ETH 量占质押国库超 1/3 以保障链上资产安全,这是阶段性炒作利好,但需注意行情节点。

综上,多数观点认可 ETH 的基本面优势(生态主导、机构认可、应用场景广泛),同时提示需理性看待市场情绪波动,关注长期价值而非短期价格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