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燊师父:学会欣赏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觉这城市越来越像一个冷漠之都,我常常有一种「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雪上霜」的感觉。大家都为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却忘了要停下脚步,关心和欣赏身边的人和事。从小的家庭教育好像多多少少也令小孩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以下这个故事是Hillary Clinton克林顿·希拉里在演讲中多次提及的,她在中学读书时的一件往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希拉里和爸爸在公园里散步。她发现有位老太太紧裹著厚厚的羊绒大衣,脖子上围著毛皮围巾。

她跟爸爸说:「你看,那位老太太穿的,真是太奇怪、太可笑了!」

当时爸爸的表情有些严肃,沉默了一会儿说:「希拉里,我突然发现你缺少一种本领,就是欣赏别人的本领。这说明你在与别人的交往中,缺少了一些热心和友善。」

希拉里觉得爸爸太小题大做了,很不服气地问:「那你不觉得老太太穿得太多了吗?」

爸爸说:「恰恰相反,我觉得老太太很值得欣赏。她穿著羊绒大衣,围著毛皮围巾,也许是因为生病初癒,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也许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且你仔细看,她专注地看著树枝上的丁香花,表情是那么的安祥、愉快。她是那么热爱鲜花,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我觉得老太太的神情令人感动!难道你不认为她很美吗?」

如何: 

玄燊:让激励成为你的动力

从前有一位年轻画家,住在一间狭隘的小房子裡,靠画人像维生。

一天,一位富人经过,看他的画工细緻,便请他帮忙画一幅人像。双方约好酬劳是一万元。一个星期后,人像完成了,富人依约前来拿画。这时富人心知他年轻又未成名,不肯按照原先的约定付给酬金。

富人心中想著:「画中的人像是我,这幅画如果我不买,那麽,绝没有人会买。我又何必花那麽多钱来买呢?」于是富人赖账,说只愿花三千元买这幅画。青年画家傻住了,他从来没碰过这种事。花了许多唇舌向富人据理力争,希望富人能遵守约定,做个有信用的人。

因为富人居上风,所以他坚持说:「我只能花三千元买这幅画,你别再囉唆了。」「最后,我问你一句,三千元,卖不卖?」

青年画家知道富人故意赖账,心中愤愤不平,他以坚定的语气说:

「不卖。我宁可不卖这幅画也不愿受你的屈辱。今天你失信毁约,将来一定要你付出二十倍的代价。」

「笑话,二十倍?是二十万耶!我才不会笨得花二十万买这幅画。」

「那麽,我们等著瞧好了。」青年画家对悻悻然离去的富人说。

经过这一个事件的刺激后,画家重新拜师学艺,日夜苦练。皇天不负苦心人,十几年后他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最后成为了一位知名的人物。至于那个富人,自从离开画室后,第二天就把画家的画和话淡忘了。

如何: 

玄燊:适者生存

最近听朋友分享了工作时的日常,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大家看完有甚麽启发或看法,欢迎大家告诉我。故事是这样的…

一位新入职的人事部职员拿著应聘人员的资料进入经理的办公室。

职员:「经理,这是今天要面识的人员履历,您看一下吧。」

经理:「一共多少人啊?」

职员看了看手中的名单:「大概十几个人吧。」

经理笑了笑说:「你数一下。」

职员一听,愣了一下后,赶忙算了一下:「报告经理,一共20位。」

经理:「依部门分类一下。」

职员一听,将手中的应聘履历,依照应聘的部门做分类,完成后回报:「经理,已经分好了。」

经理:「再依应聘的职称做分类一下吧。」

职员一听,只好再将手中的履历,依职称又做了一次分类,完成后回报:「经理,我分类好了。」

经理:「按胜任度分下序。」

职员应了一声,好,就赶忙得将手中的名单再排序一下后回报给经理。

经理:「那些是不错的,用红笔标注一下。」

职员听后,只好再将履历拿回去做标注:「经理,标注好了。」

经理看了看职员手中文件:「用文件夹夹起来吧。」

职员一听,就有些不耐的说:「经理,你能不能一次说完。」

如何: 

玄燊师傅:如何走出绝境

今天跟大家说个故事:井里的驴子。

几个村民想把村内的一口枯井填满成地,当他们正要填井的时候,发现一头毛驴掉到井里。井很深,那头驴子又很老,人们想尽办法也未能把驴子拉出来。驴子哀怜地求救叫喊,可是无奈之下,村民最后决定埋了它。

当第一铲泥土落在枯井中时,驴子叫得更响了,因为它知道村民的意图。可是,当第二铲泥土落到它背上的时候,驴子却出乎意料地安静了。村民发现,此后每一铲泥土落到它背上的时候,驴子都在做一件惊人的事情,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把它们踩在脚下,让自己登高一点。人们不断地把泥土往枯井里铲,驴子也就不停抖落泥土并把它们踩在脚下。就这样驴子随着泥土的抖落不断登高,最后竟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潇洒地走出了枯井。

人生之所以有绝境,是因为你要突破要挑战。身陷绝境,就不要停下,不要犹疑,不要屈服。学会珍惜和理解。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假如你现在身处枯井,求救的哀鸣也许换来的只是埋葬你的泥土,可驴子教会了我们,走出绝境的秘诀是拚命抖落掉在身上的泥土,使之成为自己的台阶。

鲁迅先生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成了路。以为到了绝路,于是绝望了,放弃了,但其实路就在我们正前方,只是有时需要费些力气去拨开荆棘罢了。请相信每个人都能在绝境中为自己找到一个出口。

如何: 

玄燊师傅:累了就放下

最近认识了一位出家师父,倾谈间发生了些有趣的事情,特别是他叫我举起茄汁跟他说话的经验。

我们约在一家餐厅谈天,师父跟我讨论因果轮回等佛理,这都还不稀奇。

我见跟他颇有缘份,加上最近有一些烦恼,所以跟他诉了一会儿苦。师父一听到我跟他提到个人烦恼的时候,他要我左手提起他刚买的三罐茄汁。他要求我一边提著,一边跟他说话。我左手感觉到疲劳的程度跟时间成了正比。一边懊恼著为何他要我这样做,一边继续跟他说话。有一刻我实在受不了这样的酸软度,自行把左手放下,却听到师父跟我说:「Hold it up, and keep talking to me.」

听到这样的话,心理不免起了疑心,我的手都已经那麽酸了,为何不让我放下手上的重物,轻鬆地与他对谈?大概15分钟过后,我的左手实在承受不住了,才听见师父跟我说:「Now you can put it down.」。

看著我疑惑的脸,师父居然笑了出来。

「你不喜欢提著重物跟我说话,为何你却喜欢带著烦恼来跟我说话,过著你的生活呢?手酸了,放下就好,对待烦恼,不也是这样?或是这些烦恼就像是那些茄汁一样,是你自己用手把它们给举起来的呢?」

这次和师父的交谈令我联想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如何: 

玄燊师傅:面对挫败

人的一生当中总会遇到无数个挫折,当你的目标越大的时候,遇到大挫折的机会就更大。重点在于在面对挫折时,你会选择以什麽样的态度来面对将会决定结果的好坏。成功人士与一般人的差别在于面对挫折时所保持的态度,有时往往态度不同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以下让我向大家分享一下面对挫折时需具备这六个态度。

一、别将问题放大

当你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会觉得困难是因为自己还没大于问题,想想看,两年前你觉得困难的事情现在是不是觉得简单多了?《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的作者T. Harv Eker说:「有钱人大于他们的问题;穷人小于他们的问题」。很多困难在若干年后回想起来也并非跨不过的坎,至少你能活到现在也没有被它们绊到损手烂脚。

二、任何问题都可以被解决

现实中的困难与问题皆可克服,只要你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就能摆脱恼人的困扰。办法总比困难多;任何事情都一定有解决的办法,只要认清这一点就会觉得生活中很多困难与挫折其实都没有什麽。况且你我其实都知道这个时候沮丧是一点帮助都没有,倒不如用沮丧的时间寻求解决方法。

三、挫折与目标大小成正比

如何: 

玄燊师傅: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成功有时候是一生的成果,它是一种累积,需要经年累月的过程;成功不一定命长久,但过程定必不是一朝一夕的。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不同,当一个人成功时,我们可以说他达成了个人的成就,创造了某些商品、做了某些创新,或是赚了不少钱。
但我相信全部成功都是来自于好的习惯,想成功就先从培养好习惯开始。

1.具备长远的目光

保持会思考的头脑,是要思考对的事,重点放在长期而非短期。《不败行销》的两位行销大师艾尔.赖兹与杰克.屈特提出了22个不可违反的市场法则,其中的"长期观点法则"认为:行销效果在长期才能见真章。行销如是,生活也如是。个人或生涯上的发展也有相同的道理,当我们专注在短期,就无法兼顾长期,而当我们把焦点放在长期,就必须牺牲一点短期。

成功人士都需要懂得这个道理,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专注在长期,而非短期。普遍的人都会把时间心血花在短期的事上,因为短期的事大多都是较紧急的事,例如赶着把公司的业绩推高,尽快拿下潜在客户的注意然后推销,忽略品牌形象管理的重要性,最后可能只能够做到一次业绩高的效果,然后生意又再次下滑。

成功人士懂得把时间投资在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把时间都花在紧急的事情上。

2.懂得投资自己

如何: 

玄燊师傅:你快乐吗?

有一个生性吝啬的富翁,总觉得生活缺少了点什麽,于是专程去请教禅师说:「我有这麽多钱,要什麽有什麽,为什麽还是觉得不快乐呢?」禅师请他站在窗子前面,问他看到了什麽?富翁回答说:「我看到了路上匆忙来往的人群。」

禅师又请他站在镜子前面,再问他看到了什麽?富翁不解的回答说:「看到我自己。」禅师说:「窗子是玻璃做的,镜子也是玻璃做的。透过窗子可以看到他人,而镜子因为涂抹了一层水银,所以只能看见自己。当你慢慢擦拭掉属于你身上的那层水银,可以看到别人时,你就会拥有快乐了。」

你快乐吗?

忙碌的现代人,似乎是越来越不快乐了。因为忙着追赶着甚麽而忙了简单的快乐从何而来,可能是追求功名利禄,可能是急着超越别人,而这一切已经将我们有限的小小的心房都佔满了,腾不出一个那怕只是小小的空间来容纳他人。

其实只要我们学懂停下脚步,接纳他人的存在,从而关心别人、帮助别人,那麽我们就可以轻易找回遗失的快乐。幸福的步道那麽短,我们可不可以赖著不走? 

看淡自己是智慧,看重自己是执著。

我们之所以有烦恼,就是因为执念太重。人类大抵都是自私的物种,以自我为中心,以我为大。若能不执著、不分别,就能扩展长情与众生同乐!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