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分与合

中国有句俗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里所说的天下,虽然字面意义涵盖甚广,但在地理知识不发达的古代,其真正的所指仅涵盖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分”与“合”,这两个字既有地理意义,也有政权意义。

水仙花开

细碎的雪花随着夜风轻轻叩打着窗上的玻璃,发出嘶嘶啵啵的声响,疏疏落落滑落在窗台上,渐渐积成一条细细的白线,在街灯的映照下泛出青青的蓝光。夜已经很深了,街上静悄悄的,时而驶过的出租车,无声无息,游魂一样亮着顶灯消失在成串街灯的尽头。没有睡意,也没有思绪,心里静静的,不知自己在等待着什么,夜静如水缓缓地流着。不觉中雪停了,浅浅地铺就出一片洁白,浓云中显现出一钩弯弯的新月,时隐时现,欲言又止。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女人-德蕾莎修女

德蕾莎修女生于1910 年8月26日,12岁时,她立志当修女。19岁时她进入修道院,被命名为德蕾莎修女。后来她被派往印度。

德蕾莎修女18岁就来到印度,之后就再没有离开那里。1952年夏,为穷人找到爱与尊严,她在印度加尔各答建立“垂死者之家”。

王勃与千里马的伯乐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如果中国的古诗词中评选第一,大概很难有一致意见,十个人会有九个选择。在散文中评选第一,意见可能会相对集中一些。倒不是散文更近于武功,而是散文中有一篇十分特殊,那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

阿耳南打麦场

三千多年前,以色列境内的阿耳南打麦场是一位父亲留给两个儿子的遗产,由兄弟两人共享。哥哥和弟弟分家之后,打麦场就一人一半了。由于兄弟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即使分家了,哥哥常常想暗中帮助弟弟,弟弟也想暗中帮助哥哥。

站在上帝一边——伟大的政治家林肯

一.林肯的生平

1809年 2月12日黎明,在肯塔基州哈定县霍尔以南3英里的小木屋里,一个小男孩出生了。他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美国第 16 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用林肯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小时候,他家里很穷。 9 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由于种种原因,幼年林肯受教育的时间加起来不足一年。他还当过农场雇工、石匠、船夫等。

当年校园里的花草和思想

 1

我读大学那会儿,在校园里被男生奉为校花的都是文科生。No. 1是中文系的,No. 2是外文系的。跟高年级的哥们在校园的荷花池畔和法国梧桐大道散步的时候,他们在后面指着前面的窈窕背影,说那是No. 1。过了几天,一个丽人从前面迎头而来,他们就在旁边一嘀咕,说这是No. 2。No. 1和No. 2毕业后,校花不再是一朵两朵,就好像强权人物溘然长逝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集体领导。校花虽然多了,却没有旁落理科。也许,书读得好的,都上了理科。自恃漂亮,必然不好好读书;不好好读书,就只有上文科。这个逻辑,理科的同学是很爱听的。或许,这个逻辑就是他们发明出来的。

如何应对美国警察?

前两年给央视一个剧组当了一个月司机。带他们在美东几个州四处取景。期间导演问过我一个问题,“小刘啊,你是不是犯过事?为啥见到警察和耗子见到猫一样?”

当时我的回答是,“如果你见到一个能根据他自己即时判断就能合法剥夺你生命并不用负责的人。你会是什么态度呢?”

美国警察扮演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

近些日子发生了几起较为有影响的案件,如OSU陈同学因通宵学习被校警逮捕事件,以及纽约华人老人被警察暴力执法事件。 也进一步凸显了华人对美国警察系统的不熟悉所带来的冲突,因此这里应北美留学生日报的邀请说一下美国警察的角色,所拥有的权力以及如何在日常应对美国警察的盘问。

(一)什么是美国警察,以及美国警察的类型。

从整体看,美国警察主要分为联邦和地方警察,地方经常包括,州和郡(county国内经常翻译县,我个人不赞同,因为中国体制县在市以下,因此这里用郡代替)/市及特殊区域(如学校,监狱等)等,联邦和各州的警察分别行使联邦和州所赋予的警察权力。州以下的警察的权力则由各州自行决定,除了联邦警察外,州警、市警和郡警长及私人保安与联邦政府没有任何的从属上下关系,乃是直接由地方政府所领导。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