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度落泪,看文明

我们一般说中华文化五千年,其实它真的跨入成熟文明的门槛,是离现在4200年。 现在是公元21世纪,那个是公元前21世纪,等于对折一下,一张纸对折一下,我们公元后21世纪,那是公元前21世纪,中国文化跨入了成熟文明的门槛。

那么文化成熟的标准是什么?

如何正确喝茶增进健康?

对喝茶的两个误解

虽然中国可以称得上“茶之国”,但采访中专家们表示,人们对喝茶目前还存在两个误解。

一是觉得越贵的茶越好。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价茶,除了满足人们对口感的需求,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中国著名茶学者赵英立说:“茶的价格由品质和级别决定。

品质主要指茶的产地和树种,“比如大家都知道西湖的龙井好”.

级别主要和采摘时间、采摘部位有关,嫩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价格就相差不少,同样是龙井,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就是最贵的。”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认为:“老百姓其实不需要买高档茶,完全可依据个人经济能力和不同的口味进行选择。”赵英立建议,选择100-300元一斤的茶比较合适。“这个价格,已可以买到品质非常好的茶。我建议大家在购买的时候,重品质、轻级别。有些级别高的茶采摘时间太早、太嫩,而茶的一部分营养恰是在茎里,有些便宜的茶养生效果更佳。”

二是只喝茶不品茶。

茶有两种,一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一种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第一种茶可满足人们“养身”的需求,比如解渴、提神、祛火、消食等;第二种茶则可以满足人们“养心”的需求,比如抒情、礼仪、悟道等。

如何: 

珍贵的邮包

今天早间,我正坐在电脑前操作,忽然一声急促的敲门声传来,开门一看,是邮局送来一只小邮箱。写完签收谢过邮递员以后,返身进屋,打开邮包一看,里面放满了琳琅满目的礼物。那是女儿和外孙去欧洲旅游带回来的给我的礼物。那一件件药品,糖果,小艺术纪念品上面闪烁着我女、孙二人跳动着的深细感人的拳拳之心啊。他们深知我已老得又回到童年时代了,出不了远门,也没有多大的贪念,只跟个孩子似地,喜欢新鲜有趣的小玩意儿,一点点小零嘴儿,甚至小孩子的玩具,都能使我高兴几天。

一位朋友

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位朋友。

我的这位朋友喜欢写诗,我看不懂,但我理解朋友的真诚的一颗心。我有兴趣看了这位朋友的博文,那博文真诚、朴素、自然打动了我,我慢慢的读着,鼻子酸了,泪水竟要流出来,朋友写的故事和我所经历过的是那样接近。我在和这位朋友来往中,得到了益处。这位朋友写博客的时间不长,却比我优秀。我为有这位朋友而感到高兴。一个文豪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想:我博客中有这位朋友,真好!

科学研究者的“读”:兴趣 必需 习惯

科学的宅男宅女可以盯着计算机,也可以老套点捧着纸质的科学期刊。

通过科学研究的刊物读原始论文和综述等文献,首先是学习的一步,是学术成长的必需;其后成为研究人员的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对自然科学研究者来说不是例外而是常规,停止读文献之日基本是退出科学前沿之时。

如何学会逛街?

世界上的人,大概有一半喜欢逛街,一半不喜欢。喜欢的人很多天生便喜欢,不喜欢的人也常是天生的不喜欢。不过对于天生不喜欢逛街的人来说,却可以有一些办法让你慢慢向逛街派靠拢。以下是我总结出来的一些原则。

首先你需要有一个开放的心胸。

比如你想去店里买一把螺丝刀,千万不要以为那商店里只有螺丝刀是你想要的东西。钳子为什么不可以多有一把?家里的扳手也有点松动了,坏掉是迟早的事。而且,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想法禁锢在工具一类呢?开放,意思就是真的要撒开了去想。春天快到了,草地上可以要些化肥。外墙拐角上木头有些破损,弄罐油漆备着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要记住,今天用不着还有明天,今年用不着还有明年,没有真的用不着的东西。

第二,你需要确立一个正确的心态

决定你买东西与否的不是需要,而是价钱。只要价钱合适,没有需求也能给它找出需求。一百八的锅子买来炒菜嫌太小,变成五十八正好可以用它做煲仔菜。三百六的地毯铺在客厅嫌难看,一百二的时候买来铺在浴室正合适。

第三,你需要具备开阔的视野

进了商店门,你就是商店的人。要拿出当主人的气势来,把每个角落都罩在自己眼角的余光里,切忌眼睛里只盯着一样东西看,对别的好东西视若无睹。鞋子部有上好的运动鞋,可边上衬衣部人潮涌动,那今天很可能就需要先看衬衣。

如何: 

微信是甘霖 微信是毒药 玩微信的若干境界

微信在中国人之间红火已经一年了,它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广,滚到的美国,滚到了天涯海角。通过微信穿针引线,多年不见的老同学“接头”了,失踪已久的老相好“重聚”了。本来的友人,在微信上闹翻了,不再往来 。原先的陌路,通过微信,成为至交。微信让人爱,也让人恨。很多人在一个月内入了群,又退了群。有人说,微信是鸦片,也有人说微信是甘霖。那么微信到底是什么?

对一个整天忙忙碌碌养家糊口的人,对一个为了事业分分秒秒打拼的人,微信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生命。如果一个人没时间读闲书,没时间打电话聊天,没时间看电视、打牌,当然也没时间玩微信。兄弟,微信是个奢侈品,你玩不起。

对那些养了三四个娃娃的父母,他们连每天吃饭的机会都难得,有点闲暇,大多要陪孩子,培养下一代,那才是正事。玩微信而怠慢娃娃,会产生罪恶感。兄弟,微信是毒药,为了家庭的和谐,离微信越远越好。

对一个生活很有规律,能够自得其乐,不习惯被外界打扰的人,对于交际圈很广,身边朋友一大堆,每天应付不过来的人,玩微信是多余。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远亲不如近邻,不求轰轰烈烈,只求天天见面。兄弟,网络这东西太虚,两个字:没用。三个字则少儿不宜:没D用。

热销&热评: 

如何造就百万富翁?

前不久在雅虎财经上看到这篇文章(9 Ways to make a million Entrepreneur), 作者是公司高管,也是亿万富豪,读来很有意思,特编译如下,以飨读者。主要内容是那篇文章的,我在编译时也加了一些作料,使之更丰富一点。当然该文的百万富翁主要指身家丰厚的经商做企业的成功人士,百万只是起点,更多的是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豪。该文章分析、总结了这些百万富翁亿万富豪“造富”和“守富”的九种方式。

第一种,白手起家,出自贫寒。

大多数成功人士并不是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的,相反他们的童年很艰辛、生活很窘迫,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像星巴克的创始人兼CEO舒尔茨(Schultz)和Goldman Sachs的CEO布兰克芬(Blankfein), 都是生长于纽约布鲁克林的贫寒区,但他们都靠自己坚韧的意志和远超过常人的努力而成就自己的事业。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竞争和苦难造就卓尔不凡的商业领袖。苹果的CEO史蒂夫乔布斯 (Steve Jobs)更是其中代表。乔布斯的父母未婚生育有了他,其父是穆斯林,其母把史蒂夫过继给家境并不好的老乔布斯,乔布斯的继父母后来也离婚。乔布斯的自传说,有时为了吃一顿免费的教会饭,小乔布斯要走十几里路。中国人也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强调要个人奋斗。

如何: 

一个難忘的大年初一

上个世紀七十年代末的一个大年初一,具体年份已記憶不清,我应邀在安徽淮北一位农民家吃過一顿午饭,至今尚記憶尤新。

那一年,我己在江西农村插了很多年的隊,説是接受“再教育”,實是空耗青春大好時光。眼看在江西前途無望,父母設法让我易地插隊去了淮北,以冀那里的老友帮助,我能早日脱离“上山下鄉”的苦海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