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上帝一边——伟大的政治家林肯
Submitted by 丙午火焰 on 2014年02月19日 10:01一.林肯的生平
1809年 2月12日黎明,在肯塔基州哈定县霍尔以南3英里的小木屋里,一个小男孩出生了。他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美国第 16 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用林肯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小时候,他家里很穷。 9 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由于种种原因,幼年林肯受教育的时间加起来不足一年。他还当过农场雇工、石匠、船夫等。
1809年 2月12日黎明,在肯塔基州哈定县霍尔以南3英里的小木屋里,一个小男孩出生了。他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美国第 16 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用林肯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小时候,他家里很穷。 9 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由于种种原因,幼年林肯受教育的时间加起来不足一年。他还当过农场雇工、石匠、船夫等。
我读大学那会儿,在校园里被男生奉为校花的都是文科生。No. 1是中文系的,No. 2是外文系的。跟高年级的哥们在校园的荷花池畔和法国梧桐大道散步的时候,他们在后面指着前面的窈窕背影,说那是No. 1。过了几天,一个丽人从前面迎头而来,他们就在旁边一嘀咕,说这是No. 2。No. 1和No. 2毕业后,校花不再是一朵两朵,就好像强权人物溘然长逝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集体领导。校花虽然多了,却没有旁落理科。也许,书读得好的,都上了理科。自恃漂亮,必然不好好读书;不好好读书,就只有上文科。这个逻辑,理科的同学是很爱听的。或许,这个逻辑就是他们发明出来的。
情人节每年都过,自从我盯着丈夫送的花说过,这花煮茶,做点心不错后,花就从节庆的单子上消失了。
原来过节还会外出吃顿中餐庆祝,以后除万不得已,不考虑外出就餐,主要是网上看到的消息太吓人,这里中餐馆的味道,还没有好到国内餐馆的程度,让我可以不考虑食品安全。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说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77年恢复高考后,我从插队的农村考入清华与一范氏同学同班。范同学为人低调,在班上担任生活委员,服务同学任劳任怨。30多年后我班的同学录仍是范同学每年义务编辑后转发所有同学。前几年才听说他是范仲淹的后人。至今想来方恍然大悟。明白了什么才是子女教育的终极典范,由此典范才有福泽子孙至今八百余年的传奇。
范仲淹何许人也?以下的两个小故事能使各位对他有个初步了解。
伟大的歌唱艺术家邓丽君的艺术造诣,她的美丽,她的仪态万方,她的风情万种,让她的亿万听众至今很难把她和死亡联系在一起,至少她的歌声是永远活在亿万听众的心中。
邓丽君殡葬时,身上覆盖着青天白日旗,这是一个中国歌唱文艺人从未有过的崇高待遇。邓丽君有着她的社会理想,她要有尊严地在青天白日下生活,这是她短暂的一生的崇高选择。
没有了十几岁的清纯,没有了二十岁的美丽,没有了三十岁的成熟,女人四十,有的是宽容和豁达,从容和自信。
在公司,她不再是什么都不懂的新人,她已经积累经验成为了某个方面的专家。她了解职场的规则,也熟悉与人打交道的技巧。尽管工作不是她生活的全部,她仍然兢兢业业地完成每一个任务;尽管事业的成功不是她人生的目标,她仍然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她知道目前的工作不会永远是她的,但她也知道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她总可以找到另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第一次去广州已过不惑之年,算不上旅游,只能作为换种方式过春节吧!晚上的飞机准时到达白云机场,汽车一路疾驰在前往酒店的途中,两旁的绿色植物和花卉以及闪耀的霓虹灯清晰地映入眼帘,给人一种强烈的现代冲击,也让这个城市充满了一种梦幻的色彩。吃、购、玩、娱的"动态"人文旅游资源充分凸显了广州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广州四季有花,迎春花市、荔枝节、荷花节等活动为这座南国都市增添了繁华与魅力,岁末人人都去逛花市买花,所以"花城"的美誉名副其实。
写在情人节的回忆
17+年前结婚时,他刚开始做博士后办绿卡,我则开始申请住院医师,着手准备面试。所以我们没有渡蜜月。儿子在我做住院医时出世,那时我们两地分居﹔拿到绿卡后他又转行开始做住院医﹔然后女儿出世。我们一直在忙,忙事业,忙孩子,所以没有时间考虑过蜜月的事。再说孩子都两个了,谁还去想蜜月的事啊。
我们一般说中华文化五千年,其实它真的跨入成熟文明的门槛,是离现在4200年。 现在是公元21世纪,那个是公元前21世纪,等于对折一下,一张纸对折一下,我们公元后21世纪,那是公元前21世纪,中国文化跨入了成熟文明的门槛。
那么文化成熟的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