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坛泰斗”庄奴
Submitted by SharpSpear on 2016年10月11日 16:53庄奴,原名王景義,于1921年出生于北京,一生辗转北京、台湾、重庆三地,做过记者,也为话剧事业奉献过青春,而最终在音乐创作上才华尽展。
庄奴,原名王景義,于1921年出生于北京,一生辗转北京、台湾、重庆三地,做过记者,也为话剧事业奉献过青春,而最终在音乐创作上才华尽展。
今天跟一位闺中好友见面,谈到孩子,我跟她讲了儿子在15岁到16岁这一年里的一些叛逆行为,当时让我很困惑,很烦恼的事现在回忆起来竟然逗得自己和朋友都哈哈笑个不停。
游戏玩输了就一哭、二闹、三打滚?做事情老是半途而废?对自己没信心,爱自我否定……
各位家长是否发现:有不少孩子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经受一点点挫折,常常大发脾气或是满脸委屈,成为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却一碰即烂,承受不了挫折的“草莓族”。
那我们应该把握哪些准则,可以帮助孩子拥有一份输得起的精神,提升承受挫折的容忍力呢?
❶上大班的昱威刚学会下象棋,但每次和爸爸下棋下到最后,总是以大吵收场。爸爸觉得每次都要配合儿子改变游戏规则,明明就是儿子赖皮,还要假装输给他,非常没意思。有一次昱威输了棋,还气得把整盘棋给掀掉。“这样到底是太好胜?还是根本无法承认失败?”爸爸妈妈很心烦。
❷ 小学二年级的湄湄,每次和堂哥比赛电玩,一输就会大哭大闹,有一次甚至气到躲在房间的纸箱不肯出来。妈妈被她这种输不起的脾气激得火冒三丈,按捺不住大吼︰“只是玩而已,输了有什么好生气的。输不起,以后再也不准你和哥哥玩电动了!”湄湄妈妈觉得很困扰,湄湄遇到这种“小事”都无法面对,以后怎么办?
孩子总是输不起,爸妈可以怎么帮忙?
1、改变角度
1、先大致了解国际象棋的发展史,学习并掌握棋子的走法、吃子、胜负和的判定、行棋记录、简单规则和基本常识。
2、学习国际象棋的基本杀法和较简明浅显的残局例胜例和基本定式,了解杀王和残局的推理分析方法和技巧。
3、了解布局种类,有步骤有选择地学习常见布局基本变化,了解布局基本理论、基本战术以及实用的杀法。
4、由中局杀法入手,学习中局的战略战术,进而了解中局的战术原则等基本理论。
5、观摩或打谱学习名手对局,并通过对局评注和分析,学习名手战略战术的运用。
6、结合所学布局,适当穿插进行实战练习,形式主要有车轮战、一对一模拟比赛或多局对抗赛等等,了解比赛形式和要求。有条件的要适当安排计时比赛,体会实战并做好记录,逐步练习复盘能力。
1、深入学习稍复杂的杀法,以独立猜解古谱胜局为主,逐步锻炼心算能力;学习并整理实战杀局,熟悉做杀条件和攻杀次序,培养杀棋感觉。
2、进一步深入学习残局,以小专题研究的形式学习稍复杂且实用的例胜例和定式,适当学习名手实战残局,逐步系统化。
街角那不起眼的老教堂,每天都要经过。它在两条交通主干道的交界处,去YMCA游泳,去市中心上班, 每天都要经过至少四五次。这座教堂占地挺大, 十字路口的一边,好大一片都是教堂的物业。
量价关系是玩股票最重要却也是最难懂的一部分知识,所谓“量在价先”是正确的,但“价格决定成交量”也不无道理。成家量,是资金的活跃程度(流动性)和入场资金规模(人气基础)的最直观表现。
今天跟大家谈一谈胆囊结石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胆囊结石的诱因、症状及诊断和治疗手段。
首先来看一下胆囊在人体的位置和作用。胆囊位于右上腹,右侧肋骨下,锁骨中线的位置,为长条梨形,正常大小为:长度6-12cm,囊壁一般厚度为1-3mm,连接在胆总管上,就像树枝上的一个果实。主要作用为储存、浓缩和排出胆汁,参与人体脂肪消化。胆汁由肝脏分泌,每日分泌量为800-1000ml,进入胆囊浓缩后,人体进食时,胆囊收缩,将胆汁经由胆管排进十二指肠内,进而参与消化。
当我於一九七一年开始为麻省理工学院(MIT)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时,我成为那时已经存在多年的一个软件共享社团的成员。软件的共享其实并不局限於我们的特定社团;它与计算机是同龄的,如同食谱的共享与烹调同样悠久一样。但是我们比大多数人做的更多。
人工智能实验室使用一个名叫 ITS(不兼容分时系统)的分时操作系统,它是由实验室员工电脑黑客们 (1) 为当年的一种大计算机数位 PDP-1 设计并用汇编语言编写的。作为社团的一个成员,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一个员工电脑系统黑客,我的工作是来改进这个系统。
我们没有称我们的软件为「自由软件」,因为这个术语当时还不存在;但我们的软件的确是「自由软件」。不论何时,当来自其他大学或公司的人想要移植或 使用程序时,我们都乐於提供。如果你看到某人正在使用一个你不熟悉但却有趣的程序时,你总可以要求参阅其源码,因此你可以读它、修改它、或者对它加以拆解 拼装制成一个新的程序。
几个星期前我在考虑写点什么好,我想写一篇文章,有关自由软件基金会三十周年庆,以及它如何给计算机行业的局面带来深远影响。
为了来点真材实料,我要采访John Sullivan,自由软件基金会的执行总监。本来我打算以我惯有的风格行文:饶有趣味的叙述性文字为主,穿插以采访片段作为补充。
好吧,当我从John处拿到这份详尽而极富洞见的采访稿时,马上打消了这种念头。我决定把采访内容完整地呈现出来作为文章主体,然后再辅以 一些评论。这样的话文章会很长,但我觉得唯有这样,才能将这个组织的伟大和迷人之处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我建议你去拿杯美味的饮料,坐下来好好阅读。
自由软件基金会成立于1985年。当时的计算机行业是这样一幅景象——Amiga 1000计算机刚刚发布,C++正在成为主流语言,Aldus PageMaker也刚刚发布(译者注:Aldus后与Adobe合并),互联网则刚刚开始发展。哦对了,那个年代,威猛乐队(Wham!)的名曲《无心快语(Careless Whisper)》正红极一时。
三十年世事变迁。回到1985年,那时自由软件基金会主要专注于开发一些只有计算机怪咖才会用的软件,而时至今日,我们则需要通盘考虑软件、服务、社交网络以及其他很多东西。
Apache软件基金会自成立15年来,已经拥有超过150个世界顶级项目,超过500名个人成员,拥有4000名提交者(committer)。在 回顾这15年发展历程时,Apache 软件基金会主席Brett Porter说,除了具在计算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项目外,Apache许可证(Apache License)、Apache贡献者协议许可(CLAs)和开放合作的模式(称为“Apache之道”)的影响力远远扩展于Apache基金会之外。很 多Apache项目已经建立起强大成功的生态,同时也有一些享有名声的项目加入到Apache基金会并获得更大发展,社区更加多样。
Apache聚集了一批渴望以开源合作方式构建软件的优秀人才,虽然数量如此之多,但全部提交者都是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的。Apache软件基金会不会干涉技术方向,部分基金会项目也存在竞争关系,它着眼于社区、成员和项目,并因此获得极大信任。